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Jul 22, 2025 | 新聞專區
「人權電影獎」徵件倒數 葉天倫:每年都被驚喜! 發布「地球在說話,你聽見了嗎」主視覺 凸顯環境人權主題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的「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今年正式更名為「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Taiwa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Film Festival),將升級廣納更多臺灣人權電影放映,並於9月19日至10月12日在臺北、高雄兩地盛大登場。今年首波重磅活動「人權電影獎」徵件上月起跑,現正如火如荼進行徵件,總獎金高達台幣六十萬元,並將於8月3日截止收件。本屆策展人葉天倫導演誠摯邀請熱愛影像創作的觀眾「關注在地,看見國際」,一起用鏡頭關注社會,用影像發聲,踴躍報名參賽。有趣的是,同時也任教世新大學的他,還特別表明超級期待學生拍攝的作品,表示「每年都會被驚喜到」。

 

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同時間也公布2025年的主視覺,以代表環境的綠色為主要色調、並亞馬遜叢林為背景,主題意象是一個巨大的海螺流瀉出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與訊息,而意象中的人類走向海螺,象徵著去回應與聆聽,巧妙連結影展「地球在說話,你聽見了嗎」標語,凸顯本屆人權影展著重「環境人權」的定位。目前主視覺已在電影節官網網站與社群網站官方帳號發布。

 

今年「2025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策展人由葉天倫出任。葉天倫出身屏風表演班,演而優則導曾以電影《雞排英雄》、《大稻埕》等創下破億票房奇蹟,並以影集《愛。回來》呈現族群融合的新臺灣價值。葉天倫擅長將臺灣在地文化注入娛樂作品,除引發話題,更帶動各界熱烈討論與觀影人潮,可說是當今最接地氣與國際化的臺灣影像工作者。而他所執導、製作的影集《愛。回來》、《雙城故事》及《紫色大稻埕》等更躍上Netflix平台,於全球190國家熱播。

 

葉天倫首度策展電影節 呼籲觀眾重新理解「人權」

 

葉天倫並推崇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認為「這個影展非常重要」。他表示,臺灣是個重視人權的國家,電影節除能讓觀眾關注在地,更藉此看見全球所面臨及熱議的議題。今年電影節主題特別加入「環境人權」單元,葉天倫認為,近幾年大家都感受到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氣候、土地、空氣及水等資源不斷在改變,並威脅著萬物的生存,環境人權問題已迫在眉睫。他呼籲觀眾,一起加入、重新理解「人權」這兩個字的廣度與深度。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自2017年起創辦「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是全臺首度透過影像來探討人權與威權時代脈絡的系列活動,讓創作者跟觀眾對話,讓臺灣成為國際人權影像交流的重要據點。今年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主打「環境人權」,主動擁抱環境議題,除將舉辦數十場電影欣賞,目前更進行總獎金高達台幣六十萬元的短片(30分鐘以內)的創作徵件,舉凡環境永續、生態保育、教育平等、新住民、性別平權、原住民族以及成長變遷等作品,均歡迎報名參賽。「人權電影獎」將於8月3日截止,參賽辦法詳見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官方網站(https://tihrff.nhrm.gov.tw/home/zh-tw)與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ihrff/?locale=zh_TW)、Instagram社群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tihrff/)。

 

身為策展人的葉天倫,號召各界創作者踴躍報名「人權電影獎」,他說:「30分鐘以下的短片,各種形式都可以,不用過於嚴肅,創作者可以更活潑、有創意地展現人權主題。我特別期待學生們的作品,這是我們每年都會被驚喜到的部分。」他期待看到各種形式作品投稿,也期待在影展介面上,讓這些觀點和創意被更多人看見。

葉天倫期待從人權電影獎看到驚喜作品
葉天倫期待從人權電影獎看到驚喜作品。
主視覺
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主視覺。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