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以下簡稱本園區)原名「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成立於2002年,由交通部觀光局(今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經管。2004年,行政院核定園區整體32公頃左右範圍。2008年7月移交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接管。2009年再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8年3月15日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正式定名為「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本園區位於綠島東北角,保存1950年代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綠洲山莊)、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綠島地區警備指揮部等不同時期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戒嚴時期,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2022年,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依照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規定,公告全國17處不義遺址,其中「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原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綠島)」即位於本園區。
2002年完成園區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修復再利用工程,並對外開放;接著復原新生訓導處第三大隊,以及新生訓導導處全區模型,並分別於2010、2011年陸續開放給遊客參觀,同時辦理各類人權藝術與研習活動,每年吸引逾20萬國內外遊客入園參觀,已成為國內著名觀光勝地。
目前牽涉本園區的文化資產共有2項。臺東縣政府2005年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以「綠洲山莊(國防部感訓監獄)」名稱,公告登錄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為歷史建築,2024年,國家人權博物館依照文資法、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經臺東縣政府核准,同時更名為「綠洲山莊(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
2014年,臺東縣政府依照文資法,以2004年行政院所劃定32公頃園區範圍,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後於2017年依照文資法完成「保存維護計畫」,作為範圍內建築、景觀、環境管制之準則。整個文化景觀範圍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權與互動的過程,涵蓋各個不同時期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的文化景觀。
在國家人權博物館全體同仁胼手胝足努力下,本園區將成為我國人權教育、文化資產保存與不義遺址推廣之重要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