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Mar 28, 2025 | 新聞專區
人權館第三季兒童人權主題活動 即日起開放報名 讓世界因為兒童的參與而更美好

國家人權博物館第三季兒童人權主題活動將於4月登場,本季以「看見兒童力!改變,讓世界更美麗!」為題,強調兒童的參與權。活動除規劃成人講座,帶領家長認識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也安排兒童繪本導讀與創作工作坊,鼓勵兒童勇敢發聲,為社會帶來改變。

 

人權館長期推動人權教育及推廣兒童權利,為響應《兒童權利公約》35週年與「國際兒童人權日」,20242025年共規劃四季人權議題教育活動。前兩季聚焦於兒童的「生存權」與「受保護權」,本季則透過「看見兒童力」介紹兒童的「參與權」,鼓勵兒童透過參與、實踐,讓社會更美好。

 

兒童人權主題活動策展人熊君君表示,從諸多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孩童所展現的強大「兒童力」,如2009年,年僅11歲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優薩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在BBC英國廣播公司網站上以筆名「Gul Makai」發表專欄,記錄塔利班如何限制女性的受教權,讓全世界聽見這些女性的心聲,也讓她在17歲時,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2018年,年僅15歲、來自瑞典的環保少女葛莉塔.通貝里(Greta Thunberg)發起「星期五罷課」(Fridays for Future)運動,呼籲全球關注氣候變遷議題,更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發表演說,鼓舞全世界的年輕世代參與氣候運動。

 

人權館期待,臺灣的孩童亦能善用「參與權」,一起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因此,第三季活動除安排於「人權繪本小小圖書館」主題進行繪本導讀分享外,在「繪本故事下午茶×兒童創作工作坊」,將邀請金鼎獎及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得主林廉恩現場導讀繪本《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並與孩童們一起創作「流動森林」作品,學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人權的支持和關注;此外,也將舉辦「從繪本出發,看見兒童力」成人講座,由小大讀書會聯盟總召集人林以琳分享何謂「兒童力」,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人權館期待透過第三季的人權教育活動,讓大人與小孩重新思考兒童參與權的內涵,理解「兒童不僅是社會的一部分,更能透過行動帶來改變」。本系列活動免費報名,名額有限,歡迎大家踴躍參加。詳情可見本館官網臉書



100個孩子,100種心跳——看見兒童力!改變,讓世界更美麗!】
四月至六月系列活動資訊:


■主題一:人權繪本小小圖書館

時間:4/19()上午10時至12時、5/24()上午10時至12
地點:服務中心一樓閱覽室
講師:兒童文化研究社|人權繪本小組、大人思想研究社
簡介:活動期間將展出《馬拉拉和伊克巴勒:世界上最勇敢的女孩和男孩》、《我們的家失火了:號召拯救地球的葛莉塔.通貝里》、《街道是大家的》、《不可以!》、《長襪皮皮來嘍!》等主題書目,介紹許多勇於發聲並付諸行動,改變世界的典範人物,以及展現「兒童力」的繪本故事。
適合對象:3~6歲兒童(需有大人陪同),也歡迎大人報名參加。
名額:24人。

 

■主題二:大人講座「從繪本出發,看見兒童力」

時間:4/19()下午2時至430
地點:服務中心一樓閱覽室
講師:小大讀書會聯盟總召集人 林以琳
簡介:本場活動邀請大人一起透過繪本了解何謂「兒童力」,以及孩子們如何展現非凡的力量,勇敢發聲進而改變我們的世界。
適合對象:大人。
限額:30人。

 

■主題三:繪本故事下午茶×兒童創作工作坊

時間:5/24()下午2時至5
地點:服務中心一樓閱覽室
講師:繪本作家林廉恩
簡介:金鼎獎繪本作家林廉恩分享《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故事,並帶領孩子創作人權主題的「流動森林」作品。這是為5歲以上的兒童所設計的創作工作坊(需由大人陪同),也歡迎大人報名參加。
適合對象:5歲以上兒童,也歡迎大人報名參加。
限額:16人。

 

◆策展人簡介

熊君君
閱讀推廣人及文字工作者。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繪本、影像與兒童」講師;「小大繪本學校」共同創辦人。曾任童書編輯、閱讀頻道企劃編輯、「兒童文化研究社」前社長、YOYO親子讀書會主持人,長期與「兒童文化研究社」夥伴致力於親子共讀、繪本與兒童人權的推廣。

 

◆講師簡介

兒童文化研究社|人權繪本小組
兒童文化研究社是由一群關心兒童的大人所組成,於2005年成立,社團以公共性參與為宗旨。在社團活動中,對內以「兒童文化探究」及「兒童相關議題」的研討來為社員培力,並作為對外行動的理念基礎;對外則以「兒童觀」與「兒童權利」的推廣為目標,進行各項公共性服務。社團自我期許可以在社會中「為兒童發聲」,也希望能創造「讓兒童發聲」的機會,朝成人與兒童可以共築生活、共創和諧社會的目標而努力。社團內編制人權繪本小組,致力於人權繪本共讀推廣與師資培訓。

 

大人思想研究社
2019年創社,由一群8至14歲的小孩所組成,致力於以兒童的立場,為兒童發聲與倡議、推廣兒童權利,期望讓小孩與大人成為平等的關係。曾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我是兒童,我有權利」主題園遊會、鄭南榕基金會「自由製造」親子同樂會、生態雙和嘉年華等活動,用人權繪本說故事,也帶著「套圈圈」及「請問大人」出征擺攤,讓民眾透過遊戲了解重要的兒童權利。甚至寫信邀請蔡英文總統參觀「我是兒童,我有權利」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主題特展,並為總統親自導覽。

 

林廉恩
出生和生長於臺灣。擅長使用複合媒材拼貼、壓克力顏料和水性蠟筆,還在持續研究新媒材。喜歡畫城市和風景、植物等等,創作內容多以當下的感受或是生活經驗為主題,屬於先有畫面才會有文字的創作類型。曾獲得2014美國3×3當代插畫獎及201520182022波隆那兒童插畫獎、2021波隆納書展拉加茲獎故事類(Fiction)首獎及2021金鼎獎。出版作品有《快點!快點!》、《HOME》、《母親記事》、《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

 

林以琳
現為「小大讀書會聯盟」總召集人,「兒童文化研究社」前任社長,長年參與「繪本共讀推廣」工作。曾任新莊社區大學「繪本、影像與兒童」課程講師及「臺北市幼兒園深耕閱讀計畫」講師,近年來致力於人權與兒童權利的推廣。

人權館兒童活動第三季以「看見兒童力」為題,鼓勵孩子參與實踐,共創美好社會。
國家人權博物館兒童人權學習基地主題系列活動「100個孩子,100種心跳」,第三季將以《看見兒童力!改變,讓世界更美麗!》為主題,鼓勵兒童透過參與、實踐,讓社會更美好。
人權館4月起推兒童人權活動,結合繪本閱讀與闖關遊戲,邀親子共學兒童人權。
人權館第三季兒童人權主題教育活動於4月登場,搭配「人權繪本小小圖書館」的閱讀與闖關遊戲,邀請親子一同透過故事來認識兒童人權(圖為第二季活動現場照)。
金鼎獎作家林廉恩將說故事並帶領兒童創作「人權」主題的「流動森林」作品。
金鼎獎繪本作家林廉恩將擔任「繪本故事下午茶×兒童創作工作坊」講師,分享《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繪本故事,並帶領孩子一起創作「人權」主題的「流動森林」作品。
第三季創作工作坊以兒童「參與權」為主題,邀孩子共繪相關作品。
第三季「兒童創作工作坊」活動將以兒童的「參與權」為主軸,與孩子一同繪製相關作品(圖為第二季活動作品)。
圖為上一季兒童工作坊作品「讓怪獸媽媽吃下肚給怪獸寶寶的禮物」。
圖為上一季《守護兒童的身體自主權》兒童創作工作坊作品「讓怪獸媽媽吃下肚給怪獸寶寶的禮物」。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