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Nov 26, 2023 | 新聞專區
2023年「島語旅讀」 前進宜蘭 探索羅東紙廠案白恐歷史現場

國家人權博物館配合文化部推動「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政策,策劃「島語旅讀」邀請在地受難者及家屬攜帶家族照片,青銀協力製作家族相簿,並使用母語分享彼此的白色恐怖生命記憶。1125日前進宜蘭慈林教育基金會、中興文化創意園區,探索監獄以外的白色恐怖歷史現場。政治受難者張則周、楊田郎、劉秀明、周順吉、洪武雄、丁振隆、伍國首、張木苗及受難者家屬們參與。

 

「島語旅讀」為使受難者及家屬們在放鬆信任的環境分享白色恐怖的記憶,受人權館典藏品「吳水燈、林達三前輩綠島相片簿」收藏家人寄去綠島、或難友間彼此互換照片的啟發,邀請曾受過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者培訓的鄭雯璞、徐鈺婷心理師,以「家庭相簿DIY」讓學員們攜帶長輩的照片,拼湊受難者的生命簡史與家族記憶,讓受難經歷不再失語。

 

參與本次活動的政治受難者周順吉前輩帶來搶救綠洲山莊的照片,期盼臺灣社會保存白色恐怖的歷史遺跡;1950年代女性政治受難者陳勤前輩的家屬洪雪華則帶來2000年初期陪同母親重返綠島的照片,其分享四十歲時始知母親為受難者的成長經歷,期盼更多人得知女性政治受難者的故事;政治受難者莊在前輩之子莊國治則分享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首度見到父親的照片時,不禁潸然淚下的過往。

 

活動亦邀請「羅東紙廠案」遭槍決受難者簡文憲前輩的孫子、現為「大硯劇團」的藝術總監簡嘉彥,分享追尋其祖父簡文憲前輩生命經歷的過程。1952年「羅東紙廠案」爆發,接近50位受難者大多為羅東紙廠的員工與親屬,其中有6人遭判死刑。為替家族和威權時代留下受難者的生命故事,簡嘉彥開始調閱政治檔案、訪談家族親友及相關人士,策劃「〈敢心竹間〉羅東紙廠案—簡文憲人物誌口述影像紀錄展」還原祖父受難的生命故事,該展覽2022年在原羅東紙廠(現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展出,在家族與當地引起熱烈迴響。

 

人權館表示,臺灣經歷長達38年的戒嚴,影響社會、生活甚鉅,尋常的生活地景或休憩處所,可能都蘊藏著傷痕歷史,原羅東紙廠經由受難者及家屬們的證言,仍見證著白色恐怖的歷史記憶。今年度「島語旅讀」活動透過探訪橋頭糖廠、月眉糖廠、原羅東紙廠等監獄之外的白色恐怖現場,以及近百張家族老照片,讓受難者及家屬們敞開封閉的心,一同梳理家族深藏的白色恐怖家族記憶。

在心理師徐鈺婷(左)的引導下,受難者及家屬們青銀協力,將老照片製成家庭相簿,講述家族歷史。
在心理師徐鈺婷(左)的引導下,受難者及家屬們青銀協力,將老照片製成家庭相簿,講述家族歷史。
「大硯劇團」藝術總監簡嘉彥分享祖父簡文憲前輩的生命故事。
「大硯劇團」藝術總監簡嘉彥分享祖父簡文憲前輩的生命故事。
政治受難者周順吉前輩(右)期盼臺灣社會保存白色恐怖的歷史遺跡,左為心理師鄭雯璞。
政治受難者周順吉前輩(右)期盼臺灣社會保存白色恐怖的歷史遺跡,左為心理師鄭雯璞。
女性政治受難者陳勤前輩之女洪雪華分享陪同母親重返綠島的照片。
女性政治受難者陳勤前輩之女洪雪華分享陪同母親重返綠島的照片。
政治受難者莊在前輩之子莊國治(右)分享年輕時前往綠島探視父親的往事,以及近年在綠島園區見到父親照片而潸然落淚的體會。
政治受難者莊在前輩之子莊國治(右)分享年輕時前往綠島探視父親的往事,以及近年在綠島園區見到父親照片而潸然落淚的體會。
受難者及家屬所製作以「家庭相簿」回顧生命經歷與家族歷史。
受難者及家屬所製作以「家庭相簿」回顧生命經歷與家族歷史。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