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Oct 02, 2023 | 新聞專區
德國「轉型正義基金會訪團」參訪國家人權博物館 與臺灣白色恐怖受難者會面交流

德國致力於推動轉型正義的「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Bundesstiftung zur Aufarbeitung der SED- Diktatur)率領相關人權機構籌組「轉型正義基金會訪團」來臺,並於102日參訪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人權館特別邀請政治受難者姚嘉文資政、陳欽生前輩、呂昱前輩為訪團導覽,以見證者現身說明臺灣經歷白色恐怖的歷史,以及近年來為促進轉型正義所做的努力。

 

國家人權博物館洪世芳館長表示,人權館成立以來,不僅透過典藏研究、展示教育、連結外部資源等方式,開拓不同族群觀眾,更積極與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國際良知遺址聯盟(ICSC)等國際組織交流合作。2019年臺灣與德國史塔西檔案局簽署合作意向書,同年人權館亦邀請德國專家舉辦「臺德人權教育工作坊」分享實務經驗,共同思考轉型正義及人權教育議題。洪世芳館長相信,德國在轉型正義的成就值得臺灣借鏡,未來將與德國人權機構持續交流合作,共同致力於保存過去的傷痕歷史,聚焦當代議題與弱勢處境,推動國際及臺灣人權發展。

 

聽取由政治受難者姚嘉文、陳欽生、呂昱三位前輩分別說明自身於第一法庭、軍事法庭、仁愛樓看守所的受難情況以及相關歷史背景後,帶領參訪團的基金會主席卡明斯基博士(Dr. Anna Kaminsky)特別向前輩們,以及令人動容的生命故事致意,亦感謝此次的寶貴交流機會。此外,該基金會也帶來「面對歷史:與德國共產主義過去和解」系列文宣,呈現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統一後,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痕及推動轉型正義的過程。卡明斯基博士表示,臺灣在轉型正義領域是德國強而有力的重要夥伴,即便雙方各自經歷的獨裁統治不盡相同,但有許多方面可以相互學習。

 

「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是由德國國會於1998年決議成立,目的在於澄清歷史真相、扎根人權教育,並引導學界及公眾持續討論東德共產專制政權在東西德統一後的影響;基金會董事長耶朋曼(Rainer Eppelmann)在東德獨裁政權時期及1989年政權和平轉變中追求民主與自由,並在兩德統一後致力推動轉型正義,因而曾於2009年榮獲「對抗遺忘–爭取民主獎」(Gegen Vergessen-Für Demokratie)殊榮。基金會與臺灣具有深厚緣分,除數度造訪外,2020年頒發國家人權博物館「卡爾·威廉·弗里克獎(Karl Wilhelm Fricke Award)」特別獎,表揚人權館致力於揭露獨裁歷史的真相和推動轉型正義。

「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主席卡明斯基博士(右二)代表致贈禮物予與會受難者呂昱(左一)、姚嘉文(左二)、陳欽生(右一)前輩。
「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主席卡明斯基博士(右二)代表致贈禮物予與會受難者呂昱(左一)、姚嘉文(左二)、陳欽生(右一)前輩。
政治受難者姚嘉文前輩(中)於「第一法庭」導覽解說美麗島大審情形。
政治受難者姚嘉文前輩(中)於「第一法庭」導覽解說美麗島大審情形。
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前輩(立者右一)於「軍事法庭」為代表團導覽生命故事。
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前輩(立者右一)於「軍事法庭」為代表團導覽生命故事。
政治受難者呂昱前輩(後排右二)於「仁愛樓看守所」圖書室導覽在獄中閱讀書單。
政治受難者呂昱前輩(後排右二)於「仁愛樓看守所」圖書室導覽在獄中閱讀書單。
「面對歷史:與德國共產主義過去和解」系列文宣,呈現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痕及推動轉型正義的過程。
「面對歷史:與德國共產主義過去和解」系列文宣,呈現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痕及推動轉型正義的過程。
「轉型正義基金會訪團」於仁愛樓看守所前大合影。
「轉型正義基金會訪團」於仁愛樓看守所前大合影。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