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Jun 17, 2015 | 新聞專區
人權館《獄外之囚》特展登場 窗裡窗外 泣訴白恐受難者女性家屬的苦難歲月

「和平民主的鮮花開,自由幸福的日子來,快來看好花果樹阿,讓它好好的站起來…」在受難者長輩馮守娥女士高亢嘹亮的歌聲中,國家人權館籌備處費心三年籌辦的「獄外之囚」特展正式開幕,展出白色恐怖期間受難家庭裡,女性家屬頓失所依的生命幽微。受難者何川之子何穎紅先生代表致詞時,講述白恐迫害下母親年僅廿歲即守寡,含辛茹苦拉拔獨子長大的悲苦,「悲劇的陰影可以逐漸淡去,但是慘痛的歷史不能遺忘,歷史悲劇更千萬不要再發生。」

 

        人權館籌備處與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合作,實際田野採訪白色恐怖受難家庭女性家屬的生命故事,套書厚達三大冊,共117萬餘字。計畫主持人許雪姬教授表示,女性家屬的故事「每讀一次,就感動一次,」更貼近她們苦難心情。她很感謝家屬們願意接受訪談,「道出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也提醒台灣不要再走過這樣的政治煉獄。」

 

        受難者家屬蔡麗金特別捐贈父親蔡來獄中手繪的畫帖予人權館典藏,由籌備處主任王逸群代表接受,王主任對於家屬們的器重表達高度敬意。王逸群致詞時表示,女性是台灣社會很重要的支撐力量,「尤其是先生被抓去坐牢長達15年甚至失去性命時,面對家中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女性家屬要如何渡過苦難,確實是白色恐怖幽暗記憶裡最深沉的一部分。」人權館希望透過女性觀點出發的「獄外之囚」特展,開展白色恐怖歷史隱性的面向,提醒世人珍惜民主自由公平的可貴。

 

        「獄外之囚」透過影像、聲音、文件,展出戒嚴白色恐怖時期20個受難家庭裡女性家屬的幽微故事,民眾將有機會接觸她們的內心世界,深刻認識這群同屬被迫害的女性家屬們的無盡苦難。特展現場也播放女性家屬接受口訪時的影像紀錄,她們透過鏡頭娓娓道出那段不為人知的艱苦歲月,令人動容。

 

        展覽開幕現場,受難者何川獨子何穎紅先生回首母親在那段無形牢籠裡奮力求生的艱苦歷程。他說,「64年前的6月17日,何家三兄弟同日被槍決從容就義,」每年到了這一天,母親都會親筆寫信給父親,報告這一年來的家庭近況,「媽媽很了不起,18歲結婚,19歲生我,20歲守寡,每年爸爸作忌的時候,媽媽一定都會寫封信燒給爸爸。媽媽做這件事很有毅力,年年都寫,從未忘記。」

 

        人權館指出,進行《獄外之囚》專書口訪過程中,發現受難者家屬保存了許多受難者的獄中家書、文物等,這些珍貴資料檔案與文物,也記錄著臺灣人權的歷史記憶。受難者蔡來女兒蔡麗金將把父親在獄中的畫帖捐贈給人權館永久保存,蔡女士說「這畫帖是父親被囚禁15年出獄後攜回家中,我那時才知道父親會畫畫。」畫帖首度曝光,彌足珍貴。

 

        人權館歡迎各界蒞臨參觀「獄外之囚」特展,透過女性家屬視角,更深刻體認白色恐怖對臺灣社會造成的創痛,也經由女性家屬們的艱苦成長歷程,重新認識「為母則強」的生命意涵。人權館籌備處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網址:www.nhrm.gov.tw

受難者家屬馮守娥,本身也是受難者於開幕記者會演唱「別讓它遭災害」

受難者家屬馮守娥,本身也是受難者於開幕記者會演唱「別讓它遭災害」

受難者葉佳裕的妻子黃秀英有感而發的說著活著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活下去

受難者葉佳裕的妻子黃秀英有感而發的說著活著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活下去

受難者蔡來的女兒於展場分享她的苦難歲月

受難者蔡來的女兒於展場分享她的苦難歲月

何川的獨子何穎紅於展場分享母親在父親受難後的那段奮力求生的艱苦歷程

何川的獨子何穎紅於展場分享母親在父親受難後的那段奮力求生的艱苦歷程

原住民受難者高一生的兒子高英傑分享父親對族人及家庭的影響

原住民受難者高一生的兒子高英傑分享父親對族人及家庭的影響

受難者蔡來的女兒蔡麗金將珍藏多年的父親獄中畫帖捐贈予人權館

受難者蔡來的女兒蔡麗金將珍藏多年的父親獄中畫帖捐贈予人權館

人權館王主任逸群與「獄外之囚」口訪團隊許雪姬(左一)、曾品滄(後排)、楊麗祝(前右一)及獄中文物捐贈者受難者家屬蔡麗金合影

人權館王主任逸群與「獄外之囚」口訪團隊許雪姬(左一)、曾品滄(後排)、楊麗祝(前右一)及獄中文物捐贈者受難者家屬蔡麗金合影

受難者女性家屬及受難前輩們、與會貴賓合影

受難者女性家屬及受難前輩們、與會貴賓合影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