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新生訓導處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位於臺東綠島東北角,前身分別是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1951年至1970年)、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即綠洲山莊)(1972年至1987年),是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發監執行的主要監獄。 綠島「新生訓導處」係對政治犯進行監管、思想改造。自1951年起,全臺政治犯少部分送到新店安坑軍人監獄監禁,大部分送往綠島新生訓導處集中管理。 新生訓導處人數最多時達到約2千人,分為3個大隊,每個大隊再分為4個中隊,共計12中隊。每一中隊人數約120至160人。1951年至1954年間,有近百人的女生分隊與來自中國福建省南日島的共軍俘虜。已完成新生訓導處全區模型展示館,重建第三大隊,並復原福利社、克難房、廚房等歷史現場。

新生訓導處全園區模型館

 1949年5月19日,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發布戒嚴令,其後,透過情治單位任意逮捕異議人士,造成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及國防部軍人監獄人滿為患。1951年4月1日在綠島紀念園區現址成立「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5月17日將近千名政治受難者 移至該處接受感訓教育,1970年7月31日新生訓導處裁撤,計關押政治受難者逾3千人。新生訓導處下轄三個大隊,每個大隊又分四個中隊,共十二個中隊,其中女性政治犯附屬在第六中隊,本展示以1比50比例重建新生訓導處樣貌,透過政治受難者在海邊打硓𥑮石,興建上百座克難房、約1300公尺圍牆,以及在周遭菜圃等勞動改造,呈現政治受難者在綠島的生命故事。

福利社遺址

新生訓導處的福利社,是由健砧石建造,需以專用的購物券交易,除了販賣日常用品外,另設有洗衣部、照相部等,讓政治受難者在克難不自由的生活中,稍稍擁有些少的自主與便利。政治受難者用親友寄來的錢或製作貝殼畫等方式換取購物券,也藉此將購物券或換來物品的一部分送給無親人幫助的難友,甚至有人因此受罰。顯示受難者雖然自己身處困境,仍不忘相互扶持的情誼。

克難房遺址

克難房是新生訓導處的政治受難者,以海邊打石取得的硅钻石建造的房舍,作為儲藏糧食、存放農具、飼養牲畜及各大隊中山室、簡報室等用途。當時建造的大小形式不一的克難房約有上百間,大多克難房的茅草屋頂與石牆,經長年風雨前所見是已經過整建修復後的外觀。當時這克難房是第三大隊的中山室,獄方人員有時在此開會,也提供檢查過内容的報紙供受難者閱讀。

第三大隊展示區

新生訓導處第三大隊展示區原是當時第三大隊的營舍,為一縱四橫聯結建築,內含獄方人員與政治受難者的寝室、政治課的教室等空間。目前依當年原樣重建,過程仰賴當年在此的受難者用口述、手繪或提供難得存留下來的照片、手稿等珍貴資料,逐步重建出當時的環境與氛圍。以受難者追求人權與自由的精神和犧牲,提醒世人這段現今社會難以接受的人權迫害。現有建築係依第三大隊原樣重建,內部空間規劃為主題展示及寢室空間實景還原,含蠟像模型展示。

第二大隊、第三大隊廚房

新生訓導處第三大隊的廚房,內部有八座大灶,以煤炭和木材作為燃料。當時每一大隊皆有一個木造房舍作為廚房由政治受難者中選出伙食委員負責採買與烹飪工作。所用的米因為是存放較久的戰備米,加上綠島潮濕的氣候,往往已長出米蟲,因食材有限,受難者在此自己種菜、飼養牲畜,增加食物來源,有時也向綠島漁民採買漁貨。

完字碉堡

「完」字碉堡上的「完」字,是當年「團結新生同志(力量),完成第三任務」標語的第7個字,其含意為反攻大陸、消滅共匪,完成國民革命第三期任務。另外這12個字同時賦予在新生訓導處3大隊之下,12中隊的個別代號,當年新生制服的左胸 上,即有大圓形的「新生」標誌,上面用白絲線把中隊的代號和自己的名字繡上去。

新生之家

「新生之家」大門是政治受難者來到新生訓導處的入口,也是受難者在獄方監控下外出公差與勞動的出入口之一。大門兩側分別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著受難者的一舉一動,以「新生之家」做為監獄大門的名稱,取代監獄、政治犯的負面字眼,代表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的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成為革命之士。

革命之門

「革命之門」是政治受難者在獄方嚴密監控下外出公差與勞動的出入口之一,代表受難者經過思想的改造後,將從「革命之門」走出,一同投入革命大業。兩旁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是外賓來訪及拍攝官方宣傳照片常見的地點,受難者若有機會參與拍攝宣傳照,往往強打精神,展現笑容,除了因為獄方的要求外,仿佛也為了向親人報平平安,讓親人放心。因環島公路的建造,現今所見的「革命之門」為2008年在接近原址處所重建。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