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Oct 01, 2019 |
109年度施政計畫

國家人權博物館(以下簡稱人權館)透過博物館之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功能,促進公眾理解臺灣白色恐怖與人權民主發展歷史,並依博物館社會溝通功能,促進社會多元對話與溝通,並持續關懷政治受難者(家屬)。

本館下轄白色恐怖綠島、景美紀念園區,均為白色恐怖時期重要不義遺址,二園區重點工作在保存歷史遺址,透過口述歷史、文物展示及導覽解說,賦予場景更深層意義,以展現歷史場域之價值與豐富性。同時,除保存二紀念園區歷史建築風貌之完整性,持續改善觀眾基礎服務設施與品質,提升博物館之專業性、公共性及親切性,以活化、再生既有歷史遺址場域,呈現完整的歷史敘事展示與優質的服務空間。

本館在二處不義遺址的基礎上,與各縣市政府合作,以點、線、面保存全臺不義遺址,並以教育推廣活動串聯,保存歷史受難處與路徑,以瞭解歷史事件的全貌。在政治人權的立基上,逐漸擴大人權議題的範圍,與人權團體、組織建立網絡關係,共同推動人權理念,並積極參與鏈結國際博物館協會。

蒐藏與研究是博物館的核心功能,人權館以威權統治時期之史料檔案為基石,持續進行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及影像拍攝,搶救歷史記憶,深化人權議題之研究,並促進檔案、文獻、史料之開放近用。

人權館的展示溝通策略,優先復原歷史場域情境,闡述白色恐怖與人權發展歷史。運用科技資訊之便捷與體驗性,提高觀眾的溝通與互動,突破地理限制,隨時隨地以網路使用博物館資源,進一步提高博物館的近用性,規劃人權主題特展暨巡迴展示,提升人權意識、人權理念。在教育推廣策略上,本館以提供多元學習培訓的教育資源,藉由不同主題認識臺灣人權發展歷程,同時設計分齡、分眾導覽與歷史人權教育方案。使人權館成為人權教育資源的「中央廚房」,彙集民主、人權議題素材,設計符合不同需求的學習工具箱,提供教師豐沛的教學資源,在校園中落實人權教育,向下扎根。

 

(一)年度施政目標

1.臺灣人權資源典藏研究、維護及應用服務:

(1)提供臺灣人權檔案、史料與文物之研究資源。

(2)辦理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及影像拍攝,保存生命敘事,活化歷史記憶。

(3)人權史料蒐集、整理、調查研究。

(4)建立人權資源典藏制度,完備典藏環境。

(5) 辦理補償卷宗檔案保存、數位化、詮釋作業及應用服務。

(6)白色恐怖歷史、人權議題專書出版。

(7)豐富館藏圖書與視聽資料,建置人權與歷史專門圖書館。

(8)政治檔案有關研究、出版各項事宜。

2.策辦政治受難者關懷服務,促進社會多元對話:

(1)辦理政治受難者(家屬)關懷訪視。

(2)辦理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

(3)辦理綠島人權藝術季。

(4)辦理世界人權日活動。

3.策劃人權展示,活化歷史遺址空間,提升民眾人權意識:

(1)國家人權博物館常設展規劃設計與展示。

(2)綠島、景美二紀念園區主題展規劃設計與展示。

(3)規劃及辦理人權相關主題特展暨巡迴展等教育推廣計畫。

(4)規劃虛擬博物館科技體驗,打造無牆博物館環境。

4.人權教育推廣,與優化公共服務機制:

(1)設計分齡、分眾人權歷史教育教案推廣計畫。

(2)舉辦人權教師研習營、真人圖書館等教育推廣活動。

(3)推動友善平權博物館計畫。

(4) 培訓志工服務計畫。

5.串聯不義遺址,共同保存維護在地歷史遺跡:

(1)盤點、研究、教育推廣全臺威權統治時期之不義遺址。

(2)補助縣市政府共同保存維護在地歷史遺跡,串聯不義遺址史蹟點。

6.拓展合作網絡,強化人權團體館際合作:

(1)舉辦人權學術研討會,建立學術交流網絡。

(2)參與國際博物館協會、人權議題相關組織、團體,鏈結國際資源。

(3)與人權相關民間團體簽定合作備忘錄,協助推動落實當代人權理念。

7.景美、綠島園區歷史建築群、文化景觀之維運、修護、再利用:

(1)維護保存白色恐怖綠島、景美紀念園區之地景,展現歷史場域之價值與豐富性。

(2)增修、擴建景美、綠島園區既有建築,提供博物館展示教育及公共服務機能,改善觀眾服務基礎設施與品質。

(3)優化白色恐怖綠島、景美紀念園區參觀服務、培養導覽人員專業知能,提升觀眾蒞園參觀滿意度。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