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Nov 14, 2024 | 新聞專區
與自由樂讀 人權故事車前進政大 邀陳欽生與薛化元對談 分享人權歷史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校園巡迴活動,11月12日至13日開進國立政治大學,吸引不少師生前往翻閱豐富的人權主題選書;13日並舉辦真人圖書館講座,邀請政治受難者前輩陳欽生主講,並由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薛化元教授擔任與談人,以互動提問方式,帶領現場師生從陳欽生前輩的生命經驗,見證臺灣人權發展的歷史。

 

人權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從今年5月起,展開校園巡迴活動,搭載精選的人權主題書籍,透過活潑輕快的戶外風格,打造舒適的閱讀體驗;同時安排真人圖書館講座,提供師生多元的管道認識台灣人權議題。

 

這次與談人薛化元教授,亦是現任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薛教授過去曾在國科會進行臺灣人權促進會相關研究及文獻典藏事務,也曾擔任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諮詢委員,積極參與實務工作,且長期關注臺灣的歷史教育、人權議題與轉型正義的發展。透過薛教授對白色恐怖歷史簡要介紹,讓現場觀眾對於主講人陳欽生前輩的生命故事有更多的共鳴。

 

真人圖書館講座主講人陳欽生前輩,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市,因為同學的一句話來到臺灣求學,由於中文程度不足,孤身在臺灣的他,學習上十分辛苦,但他並未因此放棄,反而加倍努力,後來順利進入成功大學化工系就讀。大學時,他因為常到學校附近的美國新聞處借閱原文書,而被無辜捲入1971年「臺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隨後遭羅織罪名以「馬來西亞共產黨陳水祥陳欽生案」判刑,時年22歲,成為最年輕的政治受難者。

 

陳欽生前輩在講座中分享自己蒙冤入獄的經驗,以及重獲自由後曾經歷過的黑暗低谷。他表示,年輕時曾痛恨臺灣,但出獄後的他,因為受到許多臺灣人的溫暖幫助和鼓勵,因而決心在台扎根,為臺灣推廣得來不易的人權價值。陳前輩指出,自己已經75歲,希望年輕一代能從他的生命故事記取歷史教訓,「學會珍惜現在,而非抱持仇恨」。

 

人權館表示,希望透過故事車巡迴校園活動,及更多多元方式,讓人權教育在校園深耕,讓人權理念從小扎根,幫助學生理解並珍視民主與自由的來之不易。人權館將持續促進社會各界對於人權議題的多元對話,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人權價值的守護者與實踐者。

生哥陳欽生勇敢分享過往傷痛,盼學生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實屬難得。
對於暱稱生哥的陳欽生前輩來說,現在能夠微笑地站在上百位學生面前,侃侃而談地分享自己曾經的傷痛,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希望學子們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
陳欽生前輩盼歷史悲劇不再重演,勉勵同學尊重人權、珍惜自由,並勇敢面對未來挑戰。
陳欽生前輩以自身生命經歷,期許未來不再重演歷史悲劇,並呼籲現場同學們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與自身的人權。陳前輩表示,未來的時代,要靠同學們去面對與判斷。
薛化元教授為真人圖書館講座開場,向台下同學介紹主講人陳欽生前輩,並簡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歷史背景。
薛化元教授為真人圖書館講座開場,向台下同學介紹主講人陳欽生前輩,並簡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歷史背景。
真人圖書館講座邀請政治受難者陳欽生與談,薛化元教授介紹其受難時空背景,師生獲益良多。
真人圖書館講座邀請政治受難者前輩陳欽生蒞校分享,並由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薛化元教授擔任與談人,為在場師生簡單介紹前輩當時受難的時空歷史脈絡。
薛化元教授透過提問,讓前輩與在場師生進行三方交流,引導現場師生一同深入了解陳欽生前輩(生哥)的生命故事。
薛化元教授透過提問,讓前輩與在場師生進行三方交流,引導現場師生一同深入了解陳欽生前輩(生哥)的生命故事。
國立政治大學同學們專注聆聽陳欽生前輩分享的白色恐怖經歷,對於前輩能從煎熬苦難中重拾求生的信念,深感敬佩。
國立政治大學同學們專注聆聽陳欽生前輩分享的白色恐怖經歷,對於前輩能從煎熬苦難中重拾求生的信念,深感敬佩。
人權館長洪世芳出席座談會,會後與薛化元教授、陳欽生前輩及其夫人李桂芬女士合影留念。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右2)特別親自出席參與座談分享會,並於會後與薛化元教授(左1)、陳欽生前輩(左3)及其夫人李桂芬女士(左2)合影。
人權故事車展出陳欽生與薛化元老師推薦書籍,內容豐富,吸引眾多學生駐足閱讀。
人權故事車精選陳欽生前輩推薦書籍、薛化元老師精選主題專書及各類人權書籍,豐富的選書吸引不少學生駐足閱讀。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