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Aug 23, 2022 | 新聞專區
「2022時光繫憶故事分享工作坊」政治受難者家屬述說生命故事

國家人權博物館於819日、20日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行「時光繫憶故事分享工作坊」,邀請成功大學李貽峻助理教授、陳美淑心理師及余嘉盈社工師帶領9名女性政治受難者家屬,透過訴說生命故事,分享經歷的事件與心情,並為自己的經驗賦予意義,「聆聽,是我們給彼此最好的禮物」李貽峻教授如是說,期盼藉由故事分享協助成員療癒傷痛,進而能向他者述說。

 

政治受難者的家屬,常被稱為「獄外之囚」,受到的壓抑與社會排除不亞於牢獄之災,生活在特務監視的環境裡,租屋、求學、工作皆承受龐大的社會壓力而可能無以為繼,這些經歷對政治受難者的家庭產生了莫大的影響。本次工作坊最年輕的成員陳姵妤,祖父是政治受難者,現就讀臺灣師範大學的他表示,在求學環境中一直處於異溫層,直到在工作坊說出自己的故事,感受到滿滿的支持與理解;另一成員涂貴美的先生徐代德曾因義民中學案入獄,回憶起相識過程不自覺露出甜美的笑容,當年兩人經常交換書籍,徐會在書裡夾著一些寫有詩句的紙條,「我就是迷上他的文采,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愛,也許是少女的憧憬與崇拜吧!」兩人年輕時生活無法穩定,互相扶持下攜手走過,丈夫過世後,涂貴美更把對丈夫的愛投入到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關懷其他受難者。

 

相較往年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活動主要以政治受難者為主體,自2020年開始,人權館自期以謙遜和謹慎的角度,辦理「時光繫憶故事分享工作坊」陪伴政治受難者及他們的家屬,也特別邀請話語權相對較少的女性政治受難者家屬參與,期盼營造一個溫暖、相對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能夠藉由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一步步走出陰霾,未來更可能成為推動人權教育的大使。

 

人權館表示,訴說故事,本身就是一種療癒的過程,因為「時光繫憶故事分享工作坊」成員多面向的分享,榮幸認識臺灣社會較難以接觸的深刻生命經驗,亦使個人的記憶,轉換為臺灣社會公共記憶的一份子,因此如何搶救歷史記憶,為人權館責無旁貸的工作,期盼透過對過去歷史的保存及省思,達到「Never again」的人權理念。

成功大學李貽峻老師幽默又富有寓意地帶領工作坊,使成員在安全無壓力的環境下訴說故事。
成功大學李貽峻老師幽默又富有寓意地帶領工作坊,使成員在安全無壓力的環境下訴說故事。
陳美淑心理師(左二)、余嘉盈社工師(左三)帶領成員以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陳美淑心理師(左二)、余嘉盈社工師(左三)帶領成員以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工作坊透過活動「記憶的顏色」,為自我生命故事中的情緒經驗,賦予具象的色彩及期許。
工作坊透過活動「記憶的顏色」,為自我生命故事中的情緒經驗,賦予具象的色彩及期許。
工作坊最年輕的成員師範大學學生陳姵妤表示,在工作坊說出自己的故事,感受到滿滿的支持與理解。
工作坊最年輕的成員師範大學學生陳姵妤表示,在工作坊說出自己的故事,感受到滿滿的支持與理解。
工作坊成員涂貴美(圖中比愛心者)回憶起與先生徐代德相識的過程不自覺露出甜美的笑容,兩人互相扶持下攜手度過生活不穩定的年輕歲月。
工作坊成員涂貴美(圖中比愛心者)回憶起與先生徐代德相識的過程不自覺露出甜美的笑容,兩人互相扶持下攜手度過生活不穩定的年輕歲月。
陳美淑心理師以毛線連結成員們對彼此的感謝,織成一張網絡,象徵互相支持的力量從工作坊延續到彼此的生命裡。
陳美淑心理師以毛線連結成員們對彼此的感謝,織成一張網絡,象徵互相支持的力量從工作坊延續到彼此的生命裡。
工作坊於人權館大樹下合影,如同大樹般見證白色恐怖的歷史,也如同大樹般日漸茁壯。
工作坊於人權館大樹下合影,如同大樹般見證白色恐怖的歷史,也如同大樹般日漸茁壯。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