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Dec 17, 2015 | 新聞專區
守護白恐史料 臺中地區受難者前輩首訪人權館典藏庫房

國家人權館籌備處蒐集人權史料文物不遺餘力,17日舉辦「文物典藏工作室開放日」,首度邀請臺中地區政治受難者前輩參觀文物典藏庫房,前輩們看到人權館以博物館專業方式,保存維護珍貴的白色恐怖史料都深受感動,希望後世藉由文物增進對白色恐怖歷史真相的認識。

活動邀請政治受難者暨家屬李舜治、盧鴻池、吳昭榮、林燿呈、陳恆裕等近10位參觀位於景美園區內的文物典藏工作室,修復師介紹各類文物的保存材料及工具、檔案數位化、立體文物攝影,並以林燿呈先生帶來父親在泰源監獄留下的老照片作為文物保存工作示範,林燿呈先生表示,因為家中無法好好保存,導致影像開始模糊,十分感謝籌備處盡心盡力,以專業長久保存這段歷史見證。

經過人權館同仁詳細解說、實務操作,從檢視登錄、簡易除塵、數位化,到製作保存維護措施、上架完整前置作業流程。受難者前輩們不僅瞭解捐贈文物至館後,典藏人員運用專業,努力延長珍貴文物的生命。同時也在參觀過程中,親手照片夾裱,實際體驗修復師工作。這些長輩的白色恐怖生命故事都和文物息息相關,是轉型正義推動記憶保存不可或缺的要素。

活動中,前輩們也參觀人權館甫竣工的人權紀念碑,於紀念碑前駐足停留尋找自己與難友們的名字。前輩們除了根據印象所及,提供一些可能疏漏的受難者姓名,供人權館日後求證後錄名增列,更希望人權教育向下紮根,臺灣別再經歷這段苦難歲月。

人權館籌備處成立4年來,除了深耕綠島、景美兩處人權文化園區,也重視臺灣各地遺留的白色恐怖文物史料與史蹟點,民眾手中如有白色恐怖相關文物,都可主動與館方聯繫尋求保存典藏方面的專業支援,使得散落各地的史料獲得妥適照護,「以物鑑史」讓歷史真相得以原貌保存流傳後世。

修復師協助受難者前輩文物DIY體驗

修復師協助受難者前輩文物DIY體驗

政治受難者前輩仔細觀看貝殼畫

政治受難者前輩仔細觀看貝殼畫

政治受難者前輩拿著親手製作開窗夾裱留影

政治受難者前輩拿著親手製作開窗夾裱留影

林燿呈先生(前排右二)於紀念碑前尋找父親名字

林燿呈先生(前排右二)於紀念碑前尋找父親名字

籌備處王主仼與政治受難者前輩合影

籌備處王主仼與政治受難者前輩合影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