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Mar 13, 2015 | 新聞專區
冤獄、求生與揚名 受難者生命故事分享 永遠的白色烙印 張常美與三子女追憶白恐歲月

冤獄、求生與揚名  受難者生命故事分享

永遠的白色烙印  張常美與三子女追憶白恐歲月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12日舉辦「冤獄、求生與揚名:歐陽劍華與張常美生命故事分享座談會」,受難者前輩張常美女士與三位子女歐陽慧剛、歐陽慧珍、歐陽慧儒共同出席,講述家人相互扶持,從艱苦中走出白恐陰影的生命歷程。張常美說,那是個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能錯放其一的肅殺時代,「我就是那其中的九十九!」長子歐陽慧剛感佩父母親在藝文中獲得救贖,「都是正直的讀書人,我以他們為榮」,長女歐陽慧珍一拿起麥克風就忍不住哽咽,她呼籲年輕世代記取前輩的犧牲,珍惜台灣得之不易的民主與自由,令與會者動容。

         座談會於歐陽先生三公子歐陽慧儒的大提琴低吟樂聲中開場,演奏父親歐陽劍華最鍾愛的台灣歌謠「望你早歸」、「望春風」,表達對至親思念,氣氛溫馨。張常美女士見到座談現場近五十位「難兄難弟」冒著寒風冷雨前來聆聽,表示由衷感謝,「記得那時在綠島新生訓導處的時候,夏天很熱,男同學熱到只能穿著短褲去工作,我們就是這樣一路苦過來的。」張常美回憶難友出獄後生活困苦,不時受到特務騷擾,即使有機會謀職,特務會向雇主透露他們是匪諜的身分,「很多外省人出獄後謀職不易,隻身在台,最後以自殺結束生命。」

         長子歐陽慧剛指出,直到解嚴後父母才把那段苦難故事向子女說,「我很難想像那個荒唐時代,一個讀書的高中女生會被冠上思想左傾、加入叛亂組織的辱名。」長年和張常美同住的長女歐陽慧珍則說,「那是個揮之不去的白色烙印,每次想到都會再傷痛一次。」么子歐陽慧儒則感謝父母給了一個充滿藝文氣息的幸福家庭,他自己身為老師,「希望年輕人認識這段歷史,才不會重蹈錯誤。」

         人權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表示,歐陽劍華與張常美夫婦歷經白恐冤獄仍不受打擊,出獄後共創家庭並執著工藝與藝文創作進而揚名,成就實屬不易。張常美迄今仍擔任女兒歐陽慧珍舞蹈團的藝術總監,持續燃燒生命熱忱,籌備處特別於景美人權文化園區舉辦特展,展出兩人在生教所時期的情書、歐陽劍華書畫藝術。王主任指出,早年白恐羈押偵訊完全沒有照片檔案,歐陽劍華前輩憑著記憶繪出從逮捕到囚禁的恐怖歷程,以及綠島新生訓導處獄中生活,殊為難得,人權館籌備處鼓勵社會各界走入人權園區的歷史場域,深入認識這段曾被遺忘的歷史。

        歐陽劍華1949年隨國軍來台,那時的張常美則在台中商職就讀,兩人都因為白色恐怖逮捕而入獄,於綠島認識,後來又輾轉分配至土城生產教育實驗所,同為受難者出獄後結合共組家庭,在當時社會氛圍相互扶持非常難得。

        歐陽劍華先生國學造詣深厚,書法、水墨、古典詩學養俱精,出獄後在三重開設「華美禮品部」,當時正值台灣經濟起飛,許多商家寶號紛紛前來求字,蔚為街坊美談。尤其歐陽劍華獨創一格的「冠頭人名詩」,將求墨寶者的名號藏於古典詩行首,連日本藏家都慕名前來求字畫,工藝創作因此外銷至海外揚名,夫妻兩患難扶持進而投身藝文創作,成就令人稱羨。

        人權館籌備處表示,「冤獄、求生與揚名─政治受難者歐陽劍華與張常美的生命故事特展」於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展至3月29日止,歡迎民眾前往參觀,認識受難者患難相扶的轉折人生。此外,3月21日下午1時30分,受難者陳欽生前輩「真人圖書座談會」生命故事分享將於新北市立圖書館蘆洲集賢分館藝文中心登場,也開放各界前往交流。

政治受難者張常美前輩向陳孟和前輩解說特展專刊內的作品

政治受難者張常美前輩向陳孟和前輩解說特展專刊內的作品

張常美前輩談論白色恐怖時期經歷

張常美前輩談論白色恐怖時期經歷

特展座談會與會貴賓大合照

特展座談會與會貴賓大合照

張常美前輩帶領與會貴賓進行展場巡禮

張常美前輩帶領與會貴賓進行展場巡禮

張常美前輩帶領大家欣賞歐陽前輩生前作品

張常美前輩帶領大家欣賞歐陽前輩生前作品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