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Sep 28, 2014 | 新聞專區
我與白色恐怖-文物健康檢查活動臺中閉幕場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103年9月28日在臺中大里財政部印刷探索館辦理「文物健康檢查-我與白色恐怖」最後一場活動,當日有來自臺中地區50多位朋友參與,透過政治受難者與家屬攜帶的老照片、獄中家書、日記、明信片、判決書等珍貴文物,分享白色恐怖時期的生命故事。

        政治受難者陳天河先生,由媳婦帶來家族珍藏的記憶,包含在綠島坐牢時與家裡的書信以及綠島的老照片。家中長輩過世後,才發現這些寶貴的文物,其中包含一幅貝殼畫,是用綠島的貝殼,一顆顆黏貼成「鶴壽」,做工精美,然而卻是令人鼻酸的白色恐怖經歷。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臺中分會周分會長,則帶來父親在綠島新生訓導處的老照片,他希望透過本次活動,傳授文物健康保存知識,讓前輩們受難的物證,得以完善的保存。林燿呈先生帶來父親在泰源監獄留下的老照片,以及父親獄中家書的手抄本。他表示,因為家中無法好好保存,導致影像開始模糊,希望獲取保存維護的知識後,能更注重保存環境,留下父親珍貴的記憶。鄭女士攜帶父親從獄中寄回的書信,當時她才五歲,父親槍決後,母親保存這些傷心文物至今。政治受難者李舜治先生帶來民國四十年的綠島珍貴影像,這些由政治受難者歐陽文、陳孟和所拍攝的綠島,克難的環境與炎熱的氣候,更能讓人體會當時關押在綠島的辛苦。

        當天接受健康檢查的文物,在專業團隊逐一仔細檢視登錄、數位化,簡易修護後,現場製作保存維護措施,讓前輩攜回。本次活動出現數量龐大的老照片,也置放在博物館級的照片保護夾中,兼顧保存維護與展示之功能。接下來前輩們親手製作文物無酸保護盒,充當「一日修復師」,體驗修復師的工作。

        人權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表示,口述歷史與白色恐怖文物健康檢查二項工作,都是籌備處重點工作,前者透過口訪,保留前輩的無形記憶。而前輩們所珍藏的文物,背後蘊含遇難的故事,是歷史永久的見證。未來人權館仍秉持博物館專業,持續進行搶救文物的工作,以具體的行動,守護臺灣重要的歷史記憶。人權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表示,口述歷史與白色恐怖文物健康檢查二項工作,都是籌備處重點工作,前者透過口訪,保留前輩的無形記憶。而前輩們所珍藏的文物,背後蘊含遇難的故事,是歷史永久的見證。未來人權館仍秉持博物館專業,持續進行搶救文物的工作,以具體的行動,守護臺灣重要的歷史記憶。

        今年,籌備處共辦理三場次文物健康檢查活動,共約有170位政治受難者(家屬)參與,所帶的白色恐怖相關文物,籌備處也一一建檔列冊,作為後續深入研究白色恐怖歷史的參考史料。

政治受難者李舜治分享由歐陽文陳孟和前輩所拍攝的綠島

政治受難者李舜治分享由歐陽文陳孟和前輩所拍攝的綠島

政治受難者家屬林燿呈分享父親手抄獄中書信

政治受難者家屬林燿呈分享父親手抄獄中書信

政治受難者余松柏在修復師的協助下製作無酸保護盒

政治受難者余松柏在修復師的協助下製作無酸保護盒

政治受難者王為清親手製作的無酸保護盒

政治受難者王為清親手製作的無酸保護盒

文物健康檢查活動合影留念

文物健康檢查活動合影留念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