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print qrcode
人權紀念公園(紀念碑)
人權紀念碑係於1999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落成,由知名建築師漢寶德設計,李登輝總統親臨剪綵。整體建築採下沉式設計,避免衝擊近處將軍岩、三峰岩與遠方牛頭山之景觀。
紀念碑的漩渦形狀水道,靈感源自豆芽;水、豆芽均象徵著生命。設計者藉此意象,期待臺灣社會揮別白色恐怖悲情過去,生命與人權得到肯定。
紀念碑往廣場之斜坡走道旁,原刻錄900餘位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受難者。人權館為促進轉型正義、人權與白恐歷史展示教育,2025年完成整修工程,完整刻錄12,000餘位政治受難者,以提醒世人應銘記歷史教訓、鞏固民主政體、防範威權復臨。
不平坦草原 / 人權紀念碑 - 歷史的刻痕

人權紀念碑於1999年12月10日落成,紀念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受難者,並對受難者爭取民主、人權的犧牲奉獻致上最高的敬意與歉意。希望世人透過人權紀念碑,進一步了解這段受難前輩以血淚記錄的歷史,並記取教訓引以為戒,尊重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利—人權。

將軍岩 - 見證歷史的巨石

將軍岩,由安山岩所構成,位在向海面延伸的海蝕平台上,狀似穿鎧甲的將軍望向前方,好似看顧又像監視著面前不遠處的三峰岩。在新生訓導處時期,這裡正是政治受難者在獄方的看管下,到監獄外辛苦打石的場所,這樣的地質景觀,記下了這段歷史。

三峰岩 - 永遠的紀念碑

三峰岩,由安山岩海蝕柱群所構成,位在向海面延伸的海蝕平台前端,好像是一群士兵被不遠處的將軍岩看管著,而這裡也是新生訓導處時期政治受難者打石勞動場所,這樣的地質景觀,讓受難者將它視為永遠的紀念碑。當年,擅長攝影與繪畫的受難者歐陽文,更曾在此拍攝並留下難得的影像。

cc-line-text cc-content-copy cc-dots-horizontal
Prev Next